菠萝山上看“菠萝”:Mount Diablo Peak Loop Trail
行程规划
步道路线
路线 | 长度 | 海拔差 |
---|---|---|
路线1:Juniper Trail → Summit Trail(登上峰顶)→ Summit Road → Mary Bowerman Trail Loop(绕主峰一周)→ Summit Trail → North Peak Trail → Prospector’s Gap Road → Bald Ridge Trail → Meridian Ridge Road(路过 Deer Flat)→ Deer Flat Road → Juniper Campground Loop |
||
路线2:Summit Trail(登上峰顶)→ Summit Road → Mary Bowerman Trail Loop(绕主峰一周) |
路线1全程绝大多数时候一直在上山或下山,少有平路。所以最好预留出足够的登山时间,并且准备补充体力的零食。登山杖用得顺手的话也建议携带。
如果只对峰顶风光感兴趣,可以选择路线2,直接开车到山顶附近。
停车场
位置 | 找车位人品需求:低 | 图片 |
---|---|---|
路线1:Diablo Valley Overlook | 我们周六上午十点到达时还有大量空位。 | |
路线2:(37.879883, -121.919625) | 我们周六上午到达时还有大量空位。 |
步道概况
该步道位于 Mount Diablo State Park。注意:入园时需缴纳每辆车$10的入园费。
在潮湿的时候(比如雨后的早上)可以看到雾气弥漫的景象。
博主评价
风景:
动物:
步道预览
(请点击图片放大后使用方向键←→浏览)
其他信息
Mount Diablo 号称湾区第一高峰,主峰海拔 3849 ft。虽然这个第一是否确切取决于“湾区”的具体定义,但它确实远高于鼎鼎大名的 Mission Peak(2500 ft)和马林县第一高峰 Mount Tamalpais(2513 ft)。
游记
这周恰好是中国农历新年+总统日长周末。祝大家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大馋鹰和小花帽分别请了几天假,打算来一次规模稍大一点的旅行。本来是考虑去Big Sur,但最终作罢:一方面去那里往返需要五小时,疫情期间我们又不打算住在外面;另一方面前几天的风暴居然导致Big Sur南侧几英里远处的高速公路塌陷了,感觉非常不太平。几经周折,我们决定挑战湾区第一高峰:Mount Diablo,西班牙语里的“恶魔”。取个中文的谐音,我俩称它为“大菠萝山”或“嗲菠萝山”,听起来亲切一点。本来我很好奇,这山被称为“恶魔山”是因为它很高或很难爬么?虽然是湾区第一高峰,但3849 ft换算一下才不到一千两百米,实在是上不了什么台面。放在阎王殿里,撑死了也就是个鬼差头头的水平?后来读了山顶的一段说明才发现这名字是个误会:十八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说西班牙语)在这山附近几英里的山谷柳树林中围捕印第安人,明明头一天已经合围但第二天早晨却发现所有围住的印第安人都神秘失踪了,于是给那片柳树林起名为”Monte del Diablo”(西班牙语),意思是“魔鬼丛林”。但”Monte”被说英语的殖民者误听成了”Mount”,于是就成了山的名字”Mount Diablo”,魔鬼树林就变成了魔鬼山。
有趣的是,虽然“魔鬼山”的名字实在是德不配位,可“大菠萝山”这个绰号却意外的实至名归。我们上山后很快就发现树上有很多巨大的“菠萝”,其实是一种松果,密密麻麻地挂在枝头,山地上也是随处可见。这是一种加州本地土生土长的松树,英文名叫 foothill pine / gray pine / digger pine。可能是因为国内没有分布所以查不到正式的中文名称,姑且直译为“山麓松”或“灰松”。这种松树很有特色:首先是它的松针呈灰绿色,长达20-30厘米,一簇一簇的并不是很密集,虽然松针长但是往往单薄得遮不住树干,像是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透视装。每当大风吹过的时候,修长的松针顺风而行,十分柔韧清凉。这感觉不似常见的松树,松针深绿,虽短但密实,像是穿上了毛呢大衣一样。山上的风很大,若是常见的松树估计长年累月非得吹垮了不可;但这种灰松树大而不招风,刚刚好适应这里。灰松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那巨大的松果啦。把一颗地上的松果放在脚边,能很明显地看到它比我的鞋要大一圈,也就是说至少有25厘米以上。我们曾经在太浩湖边见到一只松鼠现场表演啃松果,连啃带吐皮儿,平时看到松果也下意识地会认为这是松鼠的食物。然而地上那么多的松果,我们一路上只看到很少的几个是有被动物啃食的痕迹的,其他没张开的松果基本都是完好无损。我们一路上也没看到一只松鼠,不知道是不是运气不够好。或许是因为这松果太大松鼠吃不完所以产能过剩了?实际上灰松作为食物的来源还是很受欢迎:的:比如啄木鸟(red-shafted flicker),加州丛鸦(California jay),斑尾鸽(band-tailed pigeon),道格拉斯山雀(Douglas chickadees),灰松鼠(grey squirrel)吃它们的种子,黑熊、麋鹿、白尾鹿等吃它们的叶子、嫩枝和树皮。值得一提的是,灰松籽也是印第安人喜爱的食物,可以拿来生吃、烘烤或蒸熟。把不成熟的松果放到火堆中烤20分钟(类似新疆羊肚包肉的做法?),可以烤出一种棕色的糖浆吃。想想看如果要野外生存的话,能用这种这么显眼的果实得到食物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虽然我希望我这辈子用不到…
图:灰松树和灰松松果。 2021/02/13 摄于 Mount Diablo State Park
山顶有一座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灯塔,被称为“大菠萝之眼”(笑)。好吧其实是魔鬼之眼,The eye of Diablo。 当时还是前电力时代,灯塔要靠蜡烛照明。凭借大菠萝山的海拔,灯塔的光芒能在一百英里外被观察到,是夜晚非常有用的定位标志。不过自1941年12月8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发生的第二天起,这个灯塔就被停用了,因为当局担心灯塔会指引日本来攻击美国本土。自1964年起,这个灯塔在每年的12月7日被重新点亮一夜以纪念珍珠港事件的牺牲者。在加州的步道上感受到这么一些历史人文气息还是很难得的(没错我在吐槽)。
大菠萝山上有很多裸露的岩石很有特点,不过需要懂些地质方面的知识(以及专业英语词汇)才能看明白门道。山上有很多说明牌来解释各种现象,但我起初一直看得一知半解,只看懂这座山是侏罗纪到白垩纪之间通过地壳运动形成,如今仍然在缓慢抬升。山上的很多石头其实原来都在海底,所以山上有很多沉积岩,也发现许多海洋生物的化石。我们在山顶不远处看到有一种从来没见过的岩石:总体呈红棕色,嵌着很细的白色纹理,表面比较光滑但密集分布着没什么规律的皱褶,像是丝绸上的皱纹一样。这种红中配白的纹路让我想起来前几天吃的牛排。我挣扎着想了解一点相关的地理知识,不过这个领域水实在太深了,不好懂也记不住(汗)。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这里。
图:表面有神奇褶皱的石头和…… Rib Eye 牛排。
左、中:2021/02/13 摄于 Mount Diablo State Park
顶峰的东侧是一片树木较稀疏的草原。草地虽然还略显枯黄,但前几天下过雨,绿意已经开始萌生。一切都很自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有零星一片片焦枯的树木提醒着我们,这里半年前刚刚经历过一场森林大火。想想去年八月,一万多次闪电在加州多个地区点燃山火,浓重的烟灰随大气漂流使整个湾区都处于世界末日般的橘红色之中。那是第一次让我有一些亲身体会的山火,令我印象深刻。眼前的景象却很难和那场骇人的山火直接联系在一起。短短几个月过去,这里看起来已经这么自然,充满生机,不禁感慨。其实在野外的林子里看到被烧发白的死树,或者活着但树干已经烧黑了的大树都是常有的事,只不过并不会细想当初发生了什么。从理性上讲,我也知道山火是森林生态自然变化的一个必要环节。对自然生态而言,火灾不过是短短一瞬的事情,旧的生命逝去,不过是将营养和生机留给新的生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都懂。但每条生命只是个体,此生只有一次,因而在山火这样惨烈的灭顶之灾面前不能不感到绝望和悲痛。新生来了又怎么样呢,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了。作为只活一世的个体,难免放不下。所以读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时候才会怅然若失。突然感性了一下,莫名感觉像在写高考作文,似乎只有那时才会引用诗句…… 不过话说回来,公园的管理者在追踪山火对山林的影响这件事上还是很有创造性的。我们在这附近看到了不少小牌子,上面写着“这里受到SCU山火的影响,欢迎大家不用滤镜拍摄这里的环境并发到flicker或twitter上,加上XXX(我忘了…)的标签,这样我们就能自动追踪到你的照片啦。谢谢你帮助我们观测山火后环境的变化,我们会把大家拍的相片做成缩时影片(timelapse)”。我很期待看到这样的timelapse:那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
这条步道几乎没有多少平地,不是在上山就是在下山,围绕着顶峰绕一圈,大约走过了三个山头。上上下下地走挺废膝盖,走到最后一英里左右的时候已经有些累了。炽烈的骄阳逐渐变成柔和的夕阳,我们走得也慢了下来,不时驻足,听一听鸟叫声,寻觅着它们的踪迹。一路上都没看到什么生物,到最后这一段却惊喜连连。我们看到了五种没见过的鸟类:绒啄木鸟,黑颏北蜂鸟,西蓝鸲(传说中的蓝鸟),白胸鳾和加州鹑。我们的动物列表又再次壮大了哈哈。其中黑颏北蜂鸟最令我们惊喜,它的背部在阳光下有金属般翠绿的光泽,细细长长的嘴和小巧玲珑的身体,让我一度以为我看到了翠鸟。我拿望远镜看得震撼非常,对大馋鹰连连说“快拍快拍,这种鸟好漂亮!后背是发亮的翠绿色!”结果大馋鹰郁闷地告诉我,镜头里拍下来就是只黑鸟,啥都看不着。。。然后我们更加坚定了要买个更好的相机的决心。。。不过经过后期调光,我们还是成功地在照片中也看出了这种鸟的颜色,还发现它下巴有一簇黑色(其实是深紫色)的毛,看着像是个戴着毛绒头套的小强盗。。。太可爱了!
图:绒啄木鸟,黑颏北蜂鸟,西蓝鸲(传说中的蓝鸟),白胸鳾和加州鹑。2021/02/13 摄于 Mount Diablo State Park
有时候我会想,我们一到周末就出门爬山,是为了什么。是因为周中在家上班憋闷了?是因为想要锻炼身体?是想要出来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是想要放空思绪,远离平日各种烦心的事情?是为了了解更多的动植物,看看自然中各种有趣的现象?要么是为了给网站加一点更新?
也许每种原因都有点。不过经过了这周的旅行,我觉得最底层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生命在于折腾”。每周末出门爬山,爬完山查资料写游记,就是我们的另一种“折腾”。似乎这样就能为整日高歌着的工作进行曲插进一段不一样的节奏,为平时平淡如水的日常调出一点属于我们自己的味道,让我在不断思虑未来的时候也花一些时间品味现在。有时候觉得时间倏忽而过却印象并不深刻,每天忙忙碌碌却仍然感觉有些空虚,有些迷茫,有些慌乱,仿佛只有时间过了但却没有留下许多记忆。所以要拿起生活的主动权,实打实费劲儿地去折腾一些东西,这样才会印象深刻。或许没有看到什么令人窒息的美景,或许没有看到新的动物可以记录,或许没选对时机所以看不到漫山的野花。但我们一起花一整天时间在山间小路上漫步,用自己的脚步环游了一座山峰,在山腰上看了今年的第一个夕阳。大馋鹰花了不少时间重新设计了网页,我也查阅了很多资料来了解记录我们旅途中看到的各种动物。这个小小的网站实实在在地凝聚了我们两个人的努力和心血。想一想,这大约是在软陶等手工之外,我们第一次合作做一个有挑战性的项目。做这些很累也很花时间,似乎也没什么实际用途,但是它让我感受到我还是个有点生活情趣的人而不是一个工作狂或者机器人。想到有一天我们或许有更多的牵绊而不再有这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愈发觉得此时的体会十分宝贵。
后记
爬山归来第二天,小花帽赫然发现自己的手指比手腕已经黑出去了两个色号……哀嚎……大家出门在外注意防晒!!!